破局人力资源难题,灵活用工将成最大风口

这几年,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巨头纷纷吹响了向产业互联网进军的号角。如今,产业互联网成为大趋势几乎已是所有人的共识。


产业互联网改变的不只是产业本身,还有身处在产业中的企业。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已经在默默发生转变了……


网约车司机不是被滴滴雇佣的员工,自媒体也不是被今日头条雇佣的编辑……


个体与平台之间变成了协作关系,灵活用工从业者的个人价值因平台而被得到了放大,企业也随之更加节省了用人成本。


实际上,这是一个因就业环境变化而重新定义灵活用工的过程。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也推动了灵活用工模式在企业中的发展。


灵活用工风口的势与时


灵活用工发展趋势如何? 数据可以说明一切。


《数字经济2.0报告》预测,未来20年8小时工作制将被打破,在中国有高达4亿的劳动力(相当于总劳动力的50%),将通过互联网实现自我雇佣和自我就业。


兼职猫平台数据显示,2018年企业的灵活用工岗位需求增量指数相比2017年,从3.1上涨到了8.5,增幅达到174%,增速环比上涨了287%,是求职灵活就业需求上涨的2倍。


为什么现在企业越来越愿意灵活用工?为什么现在人们越来越喜欢自我就业?答案是“势”与“时”。


“势”是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当第三产业(服务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酒店、零售、餐饮等行业强势崛起,这些产业天生就需要大量的灵活就业人口。


加上互联网的催化,在平台的赋能下,诞生了众多新型的灵活工作者。


如电商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快递员的剧增,外卖的兴起让骑手遍地都是,网约车模式的出现诞生了众多的自由工作的司机,当然自媒体的发展也离不开微信公众号的赋能等等。

“时”是最近的独特环境。

众所周知,现在处于经济放缓的周期,加上社保由税务部门征收,很多企业成本压力巨大,或者裁员,或者优化人员,更多地在考虑从全职雇佣向灵活用工转变。


举一个例子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差异,一个企业同样花费一万二千块一个月来招聘管理员工,在北京可能是两个全职员工。


但是同样可以把这一万二拆成一个全职和1.5个兼职的用工成本,同样成本下,员工的工时提升了25%,这就是灵活用工的价值所在。


实际上,这一幕已经在发达国家上演。据CIETT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日本“灵活用工”在人力资源行业中占比已超过40%,美国紧随其后,占比34%;


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等欧洲国家“灵活用工”的占比均达30%以上,而中国的“灵活用工”的构成仅占到人力资源行业的9%,发展空间巨大。

“四要素”

解析企业应如何灵活用工


在现今的全面信息时代,灵活接受信息与快捷响应信息成为企业的核心需求,冗杂的层级架构、庞大的体量规模日益成为组织负担,使企业无法根据多变的形势进行灵活响应。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精简人手以保持最核心的团队,用“灵活用工”的用工方式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


那么如何判断企业适不适合进行灵活用工呢?“灵活用工”大规模的实现,是需要有四个条件的。

首先是供需条件。


如今企业用人成本越来越高,员工的招聘和培训都需要时间、金钱的投入,而如今的90后及95后对于枯燥重复的工作容忍度越来越低,一线城市的跳槽率逼近20%,因此企业和员工之间都有“灵活用工”与“灵活就业”需求。


其次是法律条件。


灵活用工在我国是有相应法律支持的。一方面是《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允许非全日制用工及劳务派遣,同时2016年财税47号文件里,“劳务派遣服务”被定位成人力资源公司给企业提供的各类灵活用工服务;


另一方面,《合同法》及《民法》允许企业与自然人达成合意进行提供劳务合作。

再次是技术管理条件。


灵活用工的管理,包括信息的发布、匹配、确认、考勤考核等等,是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与传统的管理存在差异。灵活用工管理技术包含一个支付条件,即按时结算的条件。


最后是保障措施条件。


指的是灵活就业人员工作过程中意外、事故的保障,还有零工的支付保障。这四个条件满足了,“灵活用工”的优势才能完全体现。


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他们自身的技术管理条件和保障措施条件比较难实现,其自身要进行“灵活用工”会受到许多客观阻碍。


但这部分企业的人员运作对于“灵活用工”的需求却十分之大,这时候他们往往需要借助专业的互联网人力资源“灵活用工”平台来实现零工招募。


通过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获得包括信息发布、匹配、确认、考核的一系列流程服务,使得企业可以将精力放在业务生产上,节省时间、人力成本。


写在最后


在老一辈眼里,只有诸如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的工作,才算是好工作,不仅体面,稳定的工作性质让他们几乎不会面对被裁员的风险。


时代的步伐不会终止,经济结构不会一成不变。


2019年事业单位改革,大部分编制被取消,事业单位企业化,也让一部分曾在体制内安享稳定的劳动者突然恐慌。


过去几年里互联网行业本是前途一片大好,却在去年年底遭遇寒冬,几大巨头公司从基层乃至高管都有被辞退的案例。


再加上社保入税这一项新政策,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无缝可钻,一大批违规的中小企业有的吃力前行,有的已经走向灭亡。


种种迹象表明,“灵活用工”是眼下企业和劳动者们扭转乾坤的一项利器,未来“灵活用工”模式将势不可挡。


不仅是企业从激活组织,控制成本的角度,还是从国家政策导向,个体择业和工作选择等方向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灵活用工。


因此,我们需要充分的研究和了解灵活用工对于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供应市场的适应情况,选择合适的灵活用工策略。


联系方式:0971-6101866
联系邮箱:993345421@qq.com

首页                     新闻动态
招聘公告              服务项目
企业简介              联系我们
西宁拓思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诚聘!诚聘!